推动闲置低效资金活起来资金使用效率对畅通经济金融循环意义重大。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这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货币信贷工作、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划定了重点。
我们要深入理解盘活存量资金的内涵和作用,科学看待信贷总量和信贷结构变化,推动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近年来,经济结构转型、金融回归本源等给融资增长和融资结构带来深刻变化。
较之其他融资方式,我国贷款增速一直稳定在两位数以上的较高水平,保持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同时也要看到,不仅增量信贷能支持实体经济,盘活低效存量贷款也有助于经济增长。
目前,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230万亿元,每年新增20万亿元左右。
资金存量远大于每年增量,并且存量贷款形成的企业资产、派生的货币资金,仍持续在经济循环中发挥作用。
可以说,盘活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虽不会体现为贷款增量,但同样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改善信贷结构是盘活存量资金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可反映后续信贷增长的规律和新特点。
一方面,要持续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优化资金供给结构。
近年来,人民银行注重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把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
今年9月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8.2%,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8%,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1%,均明显快于全部贷款增速。
另一方面,应认识到,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不同成分之间会有所更替,相关信贷需求也将随之改变和调整。
以我国房地产市场为例,201x年之前,新增房地产贷款一度占到全部贷款增量的四成。
随着住房需求中枢水平的深刻变化,房地产贷款需求趋降,这一比重自然也随之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