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村庄公益岗成部分村干部“专属岗位”亟待纠偏近年来,我国农村公益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村庄公益岗位的设立为农村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一些地方出现了村庄公益岗位成为部分村干部“专属岗位”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公益事业的正常运行,也损害了村民的利益,亟待纠偏。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滋生贪污腐败。
部分村干部将公益岗当成牟取个人利益的筹码,钱权交易、权力寻租现象泛滥,不仅损害公共利益,还侵蚀农村基层治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朗洞镇副镇长吴化雨反映,下村调研时,发现部分村的公益岗位存在违规分配现象,村支部书记、村干部将岗位分配给特定关系人,从而导致“吃空饷”等问题的发生。
这些关系户无需实际工作,却能获得公益岗位的津贴,甚至出现部分公益岗人员在已被辞退的情况下仍然领取补贴的现象。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孙大伟表示,基层反腐从不容忽视,这不仅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更牵动着广大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村干部小官实权,权力寻租隐患大,直接侵害了农民的利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也严重损害党的形象,破坏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二是导致人才流失。
村庄公益岗位作为吸纳基层人才的孵化器,因为成了部分村干部“专属岗位”,使得一些真正有能力、有意愿为农村公益事业贡献力量的人才无法进入这些岗位,导致人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