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粝能甘,纷华不染【例文】志从苦中砺,才从苦中长,功从苦中建。
进入新时代,虽然物质生活条件变好了,但“粗粝能甘,纷华不染"的精神不能丢。
广大党员干部当继承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工作向高标准看齐,生活向低标准看齐,廉不言贫,戒奢崇俭,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永葆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
(中国纪检监察报《粗粝能甘纷华不染》)【典故】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
【释义】意思是,粗茶淡饭也能尝出甘甜,一定是有作为的人:身处繁华而不受影响,才能称为出类拔萃的人。
【赏析】安贫守节,成事之要。
东汉孔奋曾在富裕之县姑臧任职四年,但他“身处脂膏不自润”,甘愿固守清贫,“躬率妻子,同甘菜茹”。
其清廉之风赢得了民心,离任时被百姓“追送数百里”。
后人赞日:"分毫不取民膏脂,心中自存清廉尺”。
苏轼被贬惠州时,穷困潦倒,他向王参军借了不足半亩的一块地种菜。
有时夜里饿了,就采摘些菜煮了吃。
即便如此,他仍自得其乐,称赞菜:“味含土膏,气饱风露,虽梁肉不能及也”。
如此旷达超然的心态,使苏轼不仅没被贫苦击倒,反而让他更“接地气”,以实心行实政,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常吃的仍是粗茶淡饭;周恩来同志穿着补丁衣服会见外宾,不少外国记者不敢相信他就是一个大国总理;陈云同志一件棉背心穿了30多年,先后补了30余块补丁,等到1984年换下时,已洗得发白。
恢宏画卷在勇毅笃行中展开,精彩华章在艰苦磨砺中书写。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当继承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工作向高标准看齐,生活向低标准看齐,永葆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