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要以"三心"促"三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
组织部门作为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牵头抓总的职能部门,要用“心“做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扎根各个环节的工作,努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以需求导向倾心引才,提升集聚科学性。
人才是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最需开发、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资源。
要量质齐抓,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提高招引政策含金量和引智活动吸引力,大力引进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将高端人才引进与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发展深度契合,实现人才队伍建设由规模型向效能型转变。
要刚柔并济,坚持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引才理念,敢于打破地域、职业、身份等限制,积极探索飞地引才、揭榜挂帅等柔性引才方式,推动高端人才柔性集聚,为满足创新发展需要提供刚性支撑。
要长远结合,既立足当下,聚焦主导产业、公共事业重点领域针对性吸纳培育优秀人才;又放眼未来,聚焦新兴产业领域,前瞻性发现、培养和使用有潜力的优秀人才,为未来发展备重要支撑力量。
以放权赋能精心用才,提升机制创新性。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
要放活机制渠道。
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关键一招”,大力破除人才流动机制障碍,持续畅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流通渠道,紧扣科技创新人才、乡土人才等重点精准引才,激活人才队伍”一池春水”。
要激活资源要素。
在引进聘用、职称评定、薪酬分配等方面给予用人主体更大自主权,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注重解决信息不对称、沟通缺渠道、交流缺平台等体制机制壁垒,最大限度激活要素资源。
要灵活多元评价。
按照“谁用人、谁评价”原则,充分赋予用人单位引进聘用、职称评定、薪酬分配等更大自主权,制定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指导标准,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