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农村建房超修超占成常态亟待重视解决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上涨,可使用宅基地的面积越来越少,不能满足农民的生活需求,特别是人口多的家庭,导致农村建房超修超占成为常态。
虽然针对宅基地的使用不断出台了相关的治理政策,但未能有效制止农村建房乱象,亟需重视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建房刚性需求大。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改善居住条件的意愿明显增强,但目前建设用地紧张无法满足农民建房需求。
一方面,存在建新不拆旧、一人一宅、未批先占、城里有房、农民有地等情况,导致土地资源造成了浪费。
据贵阳市白云区审计局反映,建新不拆旧占用了国家大量土地资源,放任不管还会导致一些人占用耕地建新房,从而产生“宅粮争地”的矛盾。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们国家对耕地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宅基地审批越来越困难,但是仍然存在侵占耕地进行建房的现象。
例如,富川瑶族自治县莲山镇洞口村委田枧村甘某未经依法批准和取得相关用地手续,便擅自占用莲山镇洞口村委田枧村的集体土地填土、下地基,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0.48亩。
后莲山镇政府联合多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决定对甘某乱占耕地的违建房屋进行强制拆除,拆除面积320平方米。
据初步估计,此次违法造成甘某直接损失超20万元。
二是监督管理不到位。
相关法律制度成了“摆设”和“稻草人”,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