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电竞专业“遇冷”职业教育切忌盲目追风201x年,“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正式成为教育部批准的新设专业,到202x年开设电竞专业的高校到达峰值146家,今年则回落至127家,曾经“火极一时”的电竞专业“遇冷”,在职业教育领域形成“快进快出”的缩影,背后问题亟需关注。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校企培养方案不明确。
电竞专业教育模式多依赖校企双方合作,然而校企双方对电竞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并不明确,比如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与教育学历层次不符,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教育背景不同,培养定位应因层次而异,却出现了不符合现实教育情况的问题等。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201x年全国有17所高校开设电竞专业,201x年增加到47所,但是毕业生与电子竞技产业的对口率相对偏低,在40%-50%左右。
据201x年人社部《电子竞技运营师和电子竞技员就业现状分析报告》显示,不到15%的电竞岗位现处于人力饱和状态,电子竞技员就业人群学历普遍较低,主要集中在高中或中专46%、大专38%、本科16%,最核心的问题是行业标准缺乏,行业岗位职责和相关人才培养方案不明确。
二是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电竞专业是一项需要调动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实战技能等多方面因素的体育竞技活动,其专业分支方向多,若人才需求分析不准确,职业岗位的定位则会有偏差,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则会调研不到位。
据《搜狐网》报道,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