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建设调研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建好、管好、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点),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特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
市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赵乐际委员长在晋调研时讲话指示精神,以加强“两个联系“为抓手,持续提升代表联络站建设、管理、运行质效,丰富站点“小空间”,发挥平台“大作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更紧密、更直接、更有效,联络站(点)成为群众的“连心桥“民意窗“服务站”。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精心选址布局,推进标准化建设,联系群众“零距离”为更好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根植人民的优势,全市坚持“覆盖选区、相对集中、便于联系”的原则,在群众居住集中的街道(乡镇)、社区(村)、便于开展活动的窗口单位等地,建成联络站142个、联络点380个,把站(点)建在群众的家门口。
比如,区永泰街道代表联络站设在党群活动中心,武灵镇存孝社区联络点设在移民新村,某县把握巩固衔接大局在易地搬迁安置点思源社区建设联络站。
全市76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实现了地域全覆盖、人大代表全覆盖。
对照硬件建设、制度管理、代表活动的“八有“标准,各县区拿出专项资金积极推动代表联络站建设,全部达到“有场所、有牌子、有制度、有展示、有承诺、有宣传、有活动、有档案”;在选优配强站长、副站长的基础上,明确专职联络员,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得到有力保障。
进站代表公示照片、简历、个人二维码群众根据需要,扫码添加代表,提出诉求和建议,线上线下全天候联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