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自然保护区频现“夺命乌网”打击非法猎捕刻不容缓近年来,随着我国持续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野生动物保护水平持续提升。
但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在候鸟向南迁徙季节,沿途设置围网,甚至在国家自然保护区布设捕鸟网,非法捕猎迁徙鸟类,严重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影响生物多样性,亟需整治。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保护管理存在漏洞。
由于自然保护区管理涉及部门较多,职责边界不清晰,存在管理机构和权限交叉重叠等问题,加之管理力量有限,导致责任落实不到位,日常管理存漏洞,致使自然保护区遍布鸟网,不少鸟类沦为“野味”据山东省环科院生物多样性调查组鸟类调查员沈景绪表示,《自然保护区条例》明确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职责是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禁止在保护区进行捕捞活动。
但实际工作中,由于生态环境部门与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地质矿产、水利、海洋等部门在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权限与职责方面不够明晰,导致生态环境部门出台的有关自然保护区的规范标准等管理办法执行存在难度。
据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人民政府网站公开的《阳谷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知悉,阳谷县景阳冈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