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重要的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培育长期耐心资本“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
9月24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2x年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
“从经验数据可以看出,信贷投放拉动GDP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投资的经济产出率呈下降趋势”。
尚福林指出,从1994年GDP每增加1元对应0.64元的信贷投放,到202x年GDP每增加1元对应4.53元的信贷投放,说明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下降,从而也抬升了宏观杠杆率。
在此背景下,他认为,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金融发展,都需要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科技创新无疑是这些要素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变量。
我国金融体系在支持创新发展方面既有长足发展,也有短板和不足,未来空间巨大。
针对新时期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尚福林认为,一方面,金融体系结构与科技创新的需要仍有比较大的优化空间。
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但科创企业的特点是“轻资产、高投入、高风险”,对现有银行体系构成了比较大的挑战。
在股权融资方面,资本市场规模远远小于银行信贷市场,202x年末,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3.1%,全年增量仅占3.7%,且存在几大特点:
一是市场短期行为多,缺少长期耐心资本;二是风险投资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三是对初创期和早期科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