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德邻客厅",架起党群"连心桥"近年来,市着力推进“德邻客厅”建设,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组织的作用,通过举办邻里活动、化解群众难题、统筹辖区资源等方式,构建了“党群连心、德邻守望”的治理新格局。
一、开门迎客,“德邻客厅惠民生。
设立“德邻客厅”,化解矛盾纠纷。
在44个城市社区建设“德邻客厅”,选聘196名道德模范、先模人物等担任“德邻客厅“调解员。
社区党组织邀请相关方到“德邻客厅”做客,共商解决方案。
202x年以来先后接待群众16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370余件。
开办“乐享邻里”集市,拉近邻里距离。
以社区党委“搭平台”、党员干部摆小摊”、居民群众“赶大集"的模式,协同“双报到单位,提供书记有约、便民服务、政策咨询、平价售卖、文化体验、爱心换购、点亮心愿等服务。
截至202x年4月,共举办活动20余场次,服务群众4000余人次。
传播“德邻文化”,营造厚德氛围。
广泛开展“最美邻里”“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累计选树先进典型1900余人。
开展孝老敬亲主题演讲、解难助困就业培训等公益性活动297场次,服务群众8400余人次。
二、回应关切,“德邻客厅"解民忧。
健全协商议事机制。
通过入户走访,设置“微心愿小白板“说事点”“听事角”,以及召开“我的小区我做主”居民协商议事会、板凳会”等多种方式,引导群众主动反映生活诉求、矛盾问题和意见建议,解决服务难题。
健全呼叫响应机制。
依托社会治理服务信息平台,横向联通全市33个市直单位信息平台,对办理事项按层级由市、街道、社区三级平台调配转办,实施“集一分一研一化一评”五步工作法。
202x年以来,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900余个。
健全便民服务机制。
在小区成立“家和心顺服务站”,整合民政、司法、卫健、镇街的工作力量,开展“暖心慰问"“暖心课堂"“暖心咨询"“暖心代办"四暖服务。
截至202x年4月,累计实施家庭救助513次,开展婚姻宣教257次,受理在线咨询1223人次,调解矛盾纠纷826件。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