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如秋草芟难尽,学似春冰积不高【例文】“过如秋草芟难尽,学似春冰积不高”。
做学问就像春天的冰一样,好不容易积攒了一个冬天,结果春天的太阳一出来,一边积一边化,怎么也积累不厚。
纪晓岚这句话就是“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活注解。
做学问就是这样,好不容易学到了,难免又有遗忘、倒退,所以需要时习之,温故知新,如此反复才能有深入的收获。
(中国纪检监察报《学如不及》)【典故】出自清代纪晓岚写的对联,过如秋草芟难尽,学似春冰积不高。
【释义】意思是,人身上的过错如秋天野草一样,很难完全割除。
学问需要长期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否则达不到高深的程度。
【赏析】古人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自古以来,人们对改过表示了极致的肯定、鞭策和赞美。
如子贡言:“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有过改了,人们就会给他仰视的尊重,这是多高的荣耀呀知错不改,则被视为一种人格上不可容忍的缺陷。
如孔子说:“过而不改,是为过矣”改过,关键在于学习,以知促行、知行合一。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将中国共产党人进京执政形象地比喻为“赶考”。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既重视学习又善于学习的政党。
我们党既善于向书本学习,也善于向实践学习,还善于向群众学习;既善于从成功经验中学习,也善于从失败教训中学习;既善于学习历史上的智慧,也善于学习国外的有益经验。
如今,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广大党员要把学习作为必修课、终身课,不仅要继承发扬我们党优良的学习传统、学习方法和学习作风,还要结合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善于把握形势、更新观念、改变方法。
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砥砺“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的学习态度,永葆“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