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域农信社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升路径农信社是我国金融行业金字塔的最底一层,无论是从信息传递渠道或者经营模式都相对落后,竞争力较弱。
随着国家金融行业市场的全方位开放,行业竞争力不断加强,给农信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压力。
目前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农信社由于长期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导致人才结构不科学,人员素质偏低,这与开拓农村金融市场、树立优质社会形象背道而驰。
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某省农信社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福利保障、用工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研究县域农信社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县域农信社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一)人员年龄分析以西部地区某农信社为例,截止202x年10月底,全单位35岁及以下占总人数的38.99%,36岁一45岁占总人数的23.9%,46岁-55岁占总人数的28.51%,56岁及以上占总人数的8.59%。
全单位平均年龄40.6岁,得益于近10年社招及校招换血及时,全单位平均年龄已整体下降,基本与全省农信社平均年龄40.4岁持平,目前各年龄段人员占比趋于合理。
但与其他银行平均年龄相比,如浙商银行201x年员工平均年龄34.7岁、长沙农商银行201x年在岗员工平均年龄37岁相比均高,且随着延迟退休政策发布,大龄员工即将成为主力。
如何有效充分利用大龄员工,就成为了决定农信社未来可利用人力资源的最重要一环。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