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存在的困难堵点及意见建议困难堵点一是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不高。
受地形地势影响,福建省地处东南丘陵,龙文区位于漳州大平原,以龙文区现阶段唯一的乡镇郭坑镇为例,虽地势较低,但耕地仍存在小而分散的特点,土地流转成本高,小农模式明显,多为人力耕作,机械化程度不高,较难形成规模化生产。
截止202x年底,在册的农民合作社有85家,主要涉及花卉苗木、果蔬、食用菌、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五大类,但评定区级以上的示范合作社只有8家。
全区尚未出现较大型的联合社,这与省内外一些地方正推进整村、整乡甚至整县(区)联合社发展的势头差距较大,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仅40.3%。
二是合作社空壳化泛滥,监管帮扶难。
合作社登记注册由当地市场监督部门负责,农业部门主要承担合作社发展指导和扶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
但在实际操作中,合作社登记注册只需凑上5个以上社员,带上相关材料到工商窗口即可完成注册,不需通过农业部门备案,针对许多空壳合作社农业部门缺失相应的监管手段,导致农业部门难以及时介入对合作社的业务指导和行业规范,工作常显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是致富带头牵引性、辐射性作用不强。
辖区涉农企业数量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