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文字“活”起来(金台随笔)“甲骨文方向毕业是种什么体验?”不久前,一名研究学习甲骨文的95后女生,因为在短视频平台上介绍自己的专业引发关注。
视频中,她以风趣的独白,向观众科普甲骨文的源头、学习甲骨文的用途。
很多网友在线催更,希望通过学习甲骨文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202x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的殷墟遗址时强调:“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多部门多学科协同开展甲骨文研究和应用,培养了一批跨学科人才,经过几代人辛勤努力,甲骨文研究取得显著成就。
据统计,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4000余个,取得学界共识的破译字约占1/3。
经过一代代学者的研究,已被释读的甲骨文内容十分丰富,全方位展示了商代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对中国早期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研究甲骨文是冷门专业,但也有办法引起公众兴趣。
让看似远离生活的“冷门”变为引发共鸣的“热门”,需要将复杂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