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提纲网提供各类精品文档写作提纲!
当前位置:笔杆子提纲网 > 提纲中心 > 写材料用典:明者慎微,智者识几

写材料用典:明者慎微,智者识几

11-16 | 移动端:写材料用典:明者慎微,智者识几

  写材料用典:明者慎微,智者识几例文:“明者慎微,智者识几”。

  重小节,历来深受贤人智士所推崇。

  细微之处见品格,细微之处见成败。

  在处世中始于小,防于小,才能防微杜渐,守住清正廉洁之本。

  被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连一日三餐都严格自律,人们称他为“于青菜”,一生清廉正直、勤勉朴实,堪称古代为官者的典范。

  (中国纪检监察报《君子慎微》)典故: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列传·郭陈列传》,臣闻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

  释义:意思是,贤明的人能够重视细微的变化,聪明的人善于观察细小的迹象。

  赏析:古人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

  修身养德知于微。

  “患生于所忽,祸发于细微”。

  古今凡有作为、成大业者,无不始于慎微,成于慎微。

  春秋时鲁国宰相公仪休嗜好吃鱼,有位管家登门给他送鱼,他始终不肯收纳。

  管家说:“听说您极爱吃鱼才送鱼来,为什么不接受呢?”公仪休回答说:“正因为很爱吃鱼,才不能接受啊。

  现在我做国相,自己还买得起鱼吃;如果因为今天收下你的鱼而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成了罪人,以后还能吃得上鱼吗?所以我决不能收下”。

  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针对部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