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当前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状况参差不齐:有的高校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课程管理机制不健全;有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部分教师的政治素养有待加强;有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模式固化,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必须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思政课的相关重要论述。
提高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定位的认识目前,全国各高校普遍面向本科生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但是硕士生、博士生开设这门必修课并不普遍。
然而,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门课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针对性和导向性。
“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内容,不仅仅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还包括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去正确分析这个时期国内外的形势,深刻认识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认识党和国家正在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而进一步理解党和国家所采取的路线方针政策,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性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有助于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进教材进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