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淄博,后有“尔滨”,城市如何从“网红”走向“长红”?哈尔滨元旦3天旅游总收入59.14亿,接待304万游客,达到历史性巅峰。
淄博陷入冷清,两城对比鲜明。
哈尔滨爆火的原因离不开“真诚”二字,从政府到民间齐心协力为游客创造更好体验。
淄博沉淀出城市名片、口碑和发展方向。
城市走红需考虑长线价值,城市本身的发展牵动景点的兴衰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据官方大数据测算,哈尔滨元旦3天旅游总收入59.14亿,接待304万游客,达到历史性巅峰。
反观“过气网红”淄博,则是陷入一片冷清,两座城市的现实对照有些讽刺,但值得深究。
今日的淄博是否会是明日的哈尔滨?城市的热度退去,留下什么?网红城市如何讲好自己的品牌故事?城市的爆红逻辑哈尔滨爆红可能是偶然,但这份“偶然”来的并不偶然。
自然资源的差异性之外,人为的宣传推广力度,旅游配套服务的重视才是根本。
梳理哈尔滨的3次热度高峰期:202x年9月,哈尔滨文旅官方账号发布视频《我姓哈》,用土味喊麦展示哈尔滨冬季旅游,点赞29.2万,评论11.7万,为冬季冰雪旅游做预热准备。
202x年12月,面对冰雪大世界退票事件,文旅局设置一系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