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为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城市是发展的前沿,城市化进程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持续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源泉,全球超过80%的G党P由城市贡献。
20xx年,“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将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20xx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等重点城市群发展规划得到批复,标志着“将城市群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进入实质发展阶段。
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注重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当前,中国城市群已经成为集聚发展动能、联结世界经济的重要空间节点与经济发展引擎。
曾经担任世界银行首席城市规划师的纽约大学教授阿兰·贝尔托认为,中国史无前例的大型城市群有潜力开启一个高生产力和富有创造力的新时代。
空间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在全球范围内,人口正进一步向城市和城市群集聚,中国也不例外。
202x年4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文称,过去20年中国城镇化率从30%跃升至60%左右,而欧洲实现这一过程用了90年,美国用了60年。
202x年末,中国城镇常住人口比202x年末增加了1196万人,约为9.33亿人,城镇化率达到66.16%。
这说明人口仍在向城市集聚。
与此同时,中国城市群的人口要素集聚度也在不断提高。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的城市群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xx年的24.36%持续增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