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乡村“土特产”打好振兴“创意牌近年来,上海市崇明区三星镇依托崇明苦草这一本地特色草本植物做好“土特产”文章,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以全新姿态演绎都市现代农业的新时尚,带动上海曾经的远郊“穷村”蝶变为乡村振兴“样板村”。
“土特产”看似普通,却是时下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
在“特”上寻突破,立足乡村禀赋,依托特色资源,就能选准乡村振兴突破口。
首先,应当突出地域特点,在传承并守护好已有的农业农村特色资源的同时,对标对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相关要求,因地制宜以地方稀缺资源打造当地名片。
除了立足乡村特色禀赋,还需在自身“质”上有特色,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
需深入分析所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条件和营销手段,注重开发农业产品新功能和新价值。
以苦草为例,旧时民间在炎夏以苦草的青枝嫩叶泡茶消暑解渴,但随着工业化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变迁,苦草渐渐成了菜地边畦、河塘沟渠旁的野草。
上海崇明就乘着美妆市场“国潮风”势头,充分利用苦草抗菌消炎功效,利用现代科技以崇明苦草提取物为原料推出护肤品,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新路,打造苦草新品牌。
在“产”上见功夫,开发乡土资源,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