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命题,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全过程。
那么,马克思主义到底是如何理解“社会革命”的呢?社会革命的前提是具有“社会的历史”。
恩格斯曾针对18世纪的英国状况指出:“只有英国才有一部社会的历史…只有在这里,群众才作为群众为自己的单个利益进行活动;只有在这里,原则要对历史产生影响,必须先转变为利益”。
因此,只有英国的革命可以称得上是社会革命。
在英国,利益表现为利己的、单个的利益,活动表现为独立的、个人的原子式活动,整体利益的前提是个人利益得到满足。
恩格斯借英国社会的特殊性指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性,他不仅已经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利益拥有对历史产生影响的力量,从而确认了社会的发展并不取决于观念,而是决定于物质利益的唯物史观。
他还指出:“16世纪和17世纪创造了社会革命的一切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中间阶级被提高到与贵族并列的地位,以及17世纪动乱之后社会关系采取了固定的形式。
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最早出现了有产者和无产者的实际对立,产生了社会的历史。
恩格斯把英国的工人阶级称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正是这种社会历史和阶级关系,为各国社会的未来提供了参照,为其他国家的革命提供了方向。
只要普遍的对立寓于历史之中,对立的极端发展就会产生普遍的革命,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