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提纲网提供各类精品文档写作提纲!
当前位置:笔杆子提纲网 > 提纲中心 > 【写材料用典】过则勿惮改

【写材料用典】过则勿惮改

11-16 | 移动端:【写材料用典】过则勿惮改

  【写材料用典】过则勿惮改【例文】人非圣贤,岂能无过。

  “过则勿惮改”。

  检身是为了知短补短、知过改过,如果知而不行就失去了检身的意义。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解放军报《多些“检身若不及”的自省》)【典故】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释义】意思是,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赏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无过”是一种追求,“改过”则是一种美德。

  清代袁枚在《续诗品·勇改》一文中讲:“知一重非,进一重境”。

  讲的是诗歌发现弊病,就要勇于修正,在改错纠偏的过程中力求开创新境界、达到新高度。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知过而惮改,则会在错误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一错再错。

  春秋时的政治家晏子被誉为“不辱使命,雄辩四方”,他曾自喻为一根弯弯曲曲身有无数疙瘩的木头,必须拿斧子劈、刀子削、刨子刨、锯子锯,经此反复打磨,愚木才可能成为有用的器具。

  敢于在“聚光灯”下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主动认错、知错即改,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也是共产党员拥有党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1945年3月,刚进入北平的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其他领导人准备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接见各界群众代表和民主人士。

  周恩来同志要做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