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慈善捐赠行稳致远近日,立法机关通过了修改慈善法的决定,此次修改重点完善了慈善促进措施,规范了常态和突发事件状态下的慈善活动,致力于提升慈善治理现代化水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公众捐赠研究”全国范围抽样调研数据也显示,在过去一年,高达80.9%的受访公众表示他们曾参与过捐赠。
这些都彰显着我国慈善捐赠已经拥有很好的社会基础、技术基础和法制基础。
发展慈善事业是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的重要形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慈善捐赠作为发展慈善事业的关键环节,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增强国家软实力和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慈善捐赠通过社会志愿机制调节财富分配,有利于兜底保障民生底线、促进消费社会的形成,也是优化治理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慈善捐赠快速发展。
从个体角度看,公众捐赠意识不断提高,捐赠参与率快速提升,捐赠内容更多元,捐赠获得感增强。
从社会角度看,慈善捐赠规模持续增长,服务组织不断壮大。
根据《202x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经常性社会捐赠工作站、点和慈善超市1.5万个;在防灾减灾方面,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