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机动车维修行业危废处置监管力度弱亟需关注机动车维修行业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危险废物。
然而,当前我国机动车维修行业危废处置监管力度较弱,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关注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法规标准不健全。
目前,我国针对机动车维修行业危废处置的法规标准尚不完善,缺乏明确的处置规范和技术标准,导致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困惑。
据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车辆工程系教师高连江表示,机动车维修行业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机械、电气、电子等多个方面,不同领域的危废处置要求和标准存在很大差异,致使制定统一的法规标准变得非常困难。
据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维修工高级技师詹远武表示,机动车维修行业危废处置从制定法规标准到实施监管,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周期。
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的技术和问题,使得现有的法规标准无法完全适应实际情况。
二是监管能力不足。
政府部门在机动车维修行业危废处置监管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监管人员不足、监管手段落后,难以实现对维修企业的有效监管。
据安徽省宿州市司法局二级调研员董靖华表示,在我国,环保、交通等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较为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仍有待加强。
此外,部分地区的监管资源有限,难以满足机动车维修行业危废处置监管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