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建议一、基本情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主要为本机构服务辐射区域的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守住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运行效果。
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下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
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质量,促进优质医疗均衡布局,加快推动实现“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等小病在乡村里解决"的目标。
二、必要性分析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期统计数据,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总体的医疗卫生机构中所占的比例高达94.8%,但目前接诊人次仅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的502%,这表明我国基层医疗首诊薄弱,居民基层首诊意愿不强,基层医疗卫生质量的提升面临困境。
第一,基层医疗首诊作用弱,卫生服务连续性差。
一方面,当前,我国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竞争力弱,居民感知卫生服务质量较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与居民的期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患者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水平信任度不高。
另一方面,我国各医疗卫生机构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互通,患者转诊难以获得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造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连续性的缺失。
第二,居民感知卫生服务质量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对象流失。
一是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