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冬季集中供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供热系民生,冷暖总关情。
冬季供暖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群众冷暖,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供热供暖成了群众心中所盼、生活所需。
如何保障有效供热,让群众不受冻,真正以供暖热度提升民生温度,是当前各级政府亟需重视解决的现实民生问题。
一、存在问题一是热源布局不均衡,造成供热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热源企业远离城市中心,热力长距离运输导致沿途热损失增大,出现冷热不均现象。
例如,市属于典型的带状城市,东西距离较大,目前仅有电厂一家热源企业,热源“西强东弱”现象突出。
据华亭市住建部门统计,去年供暖期西城区室内平均温度为28度,东城区仅为度19度,东西温度相差9度。
受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限制,部分城市现有热源无法满足现状及新增用热需求,极大影响供热保障能力和水平。
例如,我省x县从陕西麟游县引入热源解决冬季城市供热难题,县利用天然气供热保障城市供暖,但受运输距离影响,供热效果均与用户期盼差距较大。
二是热量计费不科学,造成供热矛盾逐年上升。
目前集中供热多采用按用户建筑面积收费的方式,不能精确反映群众实际耗热量,群众抵触情绪普遍较大。
同时,群众认为楼道、走廊、电梯间、设备间等公摊区域和房内厨房、阳台等部分,没有安装取暖设施和铺设地暖管道,实际并没有热力供应,但仍被供热企业算作供热面积。
以高层小区为例,公摊面积普遍达到房屋面积的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