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做法:抓好“三个导向”强化巡防要素提升治安管控水平X工作开展以来,X县局立足“县级主战、派出所主防”定位,以治安形势为“晴雨表”,以社情民意为“风向标”,深入推进X主题实践活动与健全完善城区巡防机制结合,持续强化社会面管控“末端触角”建设,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档升级。
一、抓问题导向,注重因势求变,促巡防措施调整提升。
一是抓“关键少数”靠前指挥,促快侦快补快挽损。
针对X县城区先后发生X起“拉车门”“撬车库”警情的实际,X县局迅速启动“关键少数”带头包小区机制,局领导、警种部门、派出所主要负责人等第一时间到案发小区开展“案件督导、现场复盘、安防补漏”等工作,为快速破案追赃挽损、找准安防短板、有效补牢防范漏洞提供指挥支撑。
截至目前,共督导复盘小区地下车库、储藏室X余次。
二是抓“一盘棋”决策,促联勤联动联作战。
为有效压降发案,制定出台《“1(当日值班局领导)+6(情指、治安、刑侦、法制、特巡警和科技科)+N(各发案单位)”促巡防降发案工作机制》,由情指中心牵头,在110指挥大厅定期对警情、案情、网情等不稳定因素汇总研判,调整勤务部署,真正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
迄今已先后召开集体会商研判X余次,稳妥处置敏感警情、涉警舆情、突出案事件X条。
三是抓“一体化”执行,促日析周研月汇总。
值班局领导每日“晨调度”前一日辖区发案、案件侦办及巡逻防控等情况,督导并整改巡防漏洞。
专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