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师交流材料(2)红色叙事泛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为题材的主旋律故事话语表述。
讲好红色故事,将红色叙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内容、逻辑、目标有机整合,是促进思政课叙事教学话语创新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新时代上好思政课必须关注教学话语的创新及其传播效应,以话语体系研究增强思政课教学引领思想、形成价值的主动回应。
一、红色叙事融入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内在逻辑叙事教学是以“讲故事”为起点构建课堂内容、实施教学方法的教学方式,即在教学话语中通过教师主导的叙事主张,将寄于故事中的深刻道理同学生主体感知有机融合,强调参与叙事过程的双方共赴情感体验、共生思想矛盾、共享意义生成。
叙事教学的内在逻辑是把握教学的对象化本质,避免教学话语的异化而产生的认同感、获得感疏离。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红色叙事恰恰运用党的历史这本红色教科书转换思政课教学语言的话语建构方式,突出了思政课教学的独特属性及价值追寻,有机连接思政课教学政治站位与思想拔高的统一要求,有效实现思政课价值增量与意义增值的教学目标。
第一,红色叙事融入思政课教学话语是实现新时代铸魂育人根本要求的路径探索。
面对新时代的青年人,怎样才能辨明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怎样才能赋予青年人用历史的深度透析现实,用国际视野的宽度分析世界格局,用战略的眼光研析发展大事?这些问题都关系到用什么样的教学话语形式引领学生以及以什么样的教学话语内容贯彻新时代铸魂育人根本要求。
红色叙事强调的是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宏大主题及主要故事、情节,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嵌入贯彻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逻辑主线,以红色叙事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